第十二章曹操贾诩和荀攸_带着仓库混三国
多喝白开水 > 带着仓库混三国 > 第十二章曹操贾诩和荀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十二章曹操贾诩和荀攸

  “丞相,荆州初定人心不稳,各地仍有零星叛乱。加之北军水土不服,各部多有染疾减员之事发生。此时与孙刘联军发动决战,属下以为时机似有不妥。”

  曹军议事厅中,曹操重要谋士之一,太中大夫贾诩再次出言建议曹操暂缓渡江与孙权刘备决战。

  贾诩,字文和,本是董卓部下校尉。

  董卓死后,他为了保命,撺掇李傕郭汜等人反攻长安,使得长安经历了多年战乱,人口凋零,很多年都没有恢复当年生机。

  后来他看到李傕等人成不了大事,便在献帝刘协东归洛阳时转投段煨。

  段煨嫉妒他的才能,于是贾诩便使计脱身,投奔在南阳的同乡张济。

  张济死后,贾诩继续辅佐张济侄儿张绣。

  南阳处于南北之间战略要地,张绣本人有一定军事才能,却缺少割据一方的能力。

  贾诩为了自身着想,便再度劝张绣投降曹操。

  他认为曹操才是他心目中的明主,十年间尽心竭力为曹操出谋划策。

  贾诩算无遗策,经达权变,有张良、陈平之能。很快便在曹操集团脱颖而出,成为曹操极为倚重的谋士之一,其地位与荀攸、程昱等人相仿佛。

  “哈哈哈哈!文和,你太谨慎了。”

  曹操闻言哈哈大笑,“荆州初定,些许跳梁小丑暗中捣鬼,此乃芥藓之疾,令人查探清楚随手屠灭便是。如今孤大军八十万南下,势如破竹。孙仲谋、刘玄德联手也不过区区六七万人马而已,正是趁其弱一鼓而灭之时。岂能等他二人缓过来经营江南牢固之后再打。”

 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,曹操便决定了数以万计荆州人的命运,尽显枭雄本色。

  贾诩再劝:“北人不善水战,荆州兵本就军心不稳,丞相又免了蔡瑁张允水军都督之职,恐怕荆州兵不足用啊!属下听闻这些年来孙伯符江东水军每与荆州作战皆能战而胜之,如今荆州水军士气低迷,若驱使荆州兵上阵,恐怕......”

  “孙伯符少年英豪,有江东小霸王之名,若此人在自然有些麻烦。文和,你不要忘了,如今江东可不是孙伯符在的时候了。孙仲谋承荫父兄才坐上江东之主位置,怎能与其父兄相比。”

  孙伯符就是有着江东小霸王之称的孙策,与他父亲江东猛虎孙坚一起名震天下。

  当年孙坚死后,他用传国玉玺在袁术手里换回了父亲三千旧部。以一己之力带着这三千人打下了江东六郡地盘,成为了一方霸主。

  如果孙策还在人世,曹操自然不可能在取得荆州之后一鼓作气想要平定江东。

  肯定会拿出当年对待袁绍的手段,徐徐图之逐步蚕食,把荆徐两地稳固之后才会大举渡江,全取江东之地。

  孙权不过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子,仗着父兄余荫继承了江东之主的位置。

  且孙权继位这些年来,从未有过显赫的战绩。

  唯一可称道的,就是倾江东之力打了江夏太守黄祖三次,才终于斩杀黄祖,为父亲孙坚报了血仇。

  而当年孙坚以区区五千千里返乡疲兵,面对黄祖两万以逸待劳伏击自己的江夏兵,毫不费力便将黄祖打的狼狈逃窜。

  若不是黄祖狗屎运逆天,慌乱之中随手一箭射中孙坚额头,导致孙坚当场毙命。

  江夏乃至荆州早就不姓刘,而姓孙了。

  或许以后也没有他曹操什么事了。

  毕竟当年讨董之战中,关东诸侯唯一大放光芒的就是孙坚,一个被誉为江东猛虎的存在。

  这样一比较,孙权的确不放在曹操眼里。

  当然了,在曹操心目中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,那就是刘备。

  刘备的顽强,是曹操起兵这么多年来从未见过的。

  此人作战能力极其强悍,可以说能与当年吕布相媲美。

  且刘备深得部下将士爱戴,虽因时运不济屡次战败。却能在很短时间内再次聚拢起一帮追随他的部下,重新活跃在各方战场上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hbks.cc。多喝白开水手机版:https://m.dhbk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